当她在幼儿园的围墙外,无意间看到自己孩子连做操都跟不上的时候,瞬间就崩溃了。当她决定开始带5岁的孩子去做康复后,两年半时间风雨无阻,哪怕孩子困的差点从电瓶车上摔下来。
在昆山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长,他们看似稀松平常,却因为家里有需要康复的孩子,每天奔波于震川路上的康复中心,他们付出千万倍的心血,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普通小孩一样健康成长。
初见可心妈,说话轻声细语,娴静的模样仿佛没受过多少挫折。采访在可心妈位于城东的家里进行,屋子里一丝不乱,整洁到完全不像家有两个小孩。 对于一个全职妈妈来说,最盼望的就是能快点送孩子入园,但对于可心妈来说,这却是残酷现实的开始。
因为家里有二宝,每次把可心送到幼儿园,可心妈就头也不回的奔回家。直到一天,她无意中看到很多家长会去另一侧的围栏外看孩子们做操,可心妈停下了脚步,想看一眼可心做操的样子。 只见可心一个人呆呆的杵在那儿,完全跟不上其他孩子。那一刻,看着游离于群体外的孩子,可心妈突然就很难受,眼泪怎么也止不住。可心入园后,跟同龄孩子比明显有差距,她也是班里唯一连续尿床2个月的孩子。
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。小班快毕业那会,进班级拿被子的间隙,育儿阿姨突然拉住了可心妈,很委婉的告诉她,孩子可能有点问题,建议去上海看看。“阿姨照顾的孩子多,一眼就看出了问题,但我之前一直自我安慰孩子只是开窍的晚。”可心妈说。
孩子发育落后,踏遍昆山找康复机构
果断的可心妈,立即带着孩子去上海儿童医院做了检测,诊断的结果是生长发育缓慢,处于边缘期。“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,感觉整个人哐得都被打懵了。”但是坚强的可心妈没有时间悲伤,马不停蹄开始了寻医之路。 “一开始医生建议吃药,结果吃了半年没有起色,我就有点急了,换了个医生建议干预治疗,考虑到每天来上海也不实际,让我们去昆山当地医院做康复。”可心妈无奈道,“当时妇幼保健院、人民医院不知道去了多少遍,后来妇幼建议我去中医院的康复科看看。” 本以为有了希望的可心妈,去了康复科后傻眼了,发现里面都是老年人,压根没有针对儿童的,硬着头皮询问,医生建议去残联那边的康复机构看看。 “说实话听到残联这两个字觉得特别刺耳,但为了孩子我还是决定去了解下。”3公里的路,可心妈直接从中医院走到了残联。
康复一年半,“落后”娃参加毕业舞
残联的一楼就是佳杰的大厅,跟老师咨询了情况后,隔天可心妈就把孩子带到佳杰做了专业评估。评估下来,孩子发育落后2年左右,需要做感统、OT和言语治疗。 “当时家人特别反对,觉得没有必要,但是我作为妈妈,既然看到了孩子的问题必须面对,逃避是没有办法的。”可心妈就这样带娃开启了康复之路。
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融入群体,上午她依旧坚持送可心去幼儿园,中午,带孩子骑40多分钟的电瓶车赶去康复,一日不落。“最心疼的莫过于孩子,因为着急去康复,只能牺牲掉她的午睡时间。” 可心妈说,为了不让犯困的可心掉下车,她只得用丝巾将孩子和她绑在一起。“最难熬的还是大夏天,中午的路上暑气蒸腾,热的大人都受不了,但孩子还是一声不响的跟着我去了。”说到这,可心妈又忍不住红了眼眶。 坚持了两个月后,老师反馈可心明显有了进步,这给可心妈打了一针强心剂。
康复一年半后,毕业典礼上,可心和班级的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了舞蹈。“我当时一直怕可心跟不上,影响班级,结果幼儿园老师坚持让她上。” 看着那段3分钟的表演视频,小小的可心所有动作都跟了下来,甚至有小朋友不小心踩掉了她的鞋,她都能像没事发生一样坚持表演完。“从连做操都跟不上,到能参加毕业表演,真的要感谢佳杰系统的康复训练。还好我们坚持了下来。”
转眼就到了可心上小学的年龄,因为康复效果不错,又怕她跟不上正常学业,权衡再三,可心妈停了康复训练。 但入学后的第一个月测,直接把充满希望的可心妈又打回了原形。“我现在还记得去老师办公室看到成绩的那一刻。”可心妈说,月测后开家长会,老师现场发了试卷唯独没有给我。 “我知道老师是顾忌我的面子,当时猜想肯定是不及格。”但拿到卷子的那一刻,看着卷子上那醒目的红色数字——3,可心妈眼泪唰的就下来了。“我以为怎么着都有个三四十分,没想到居然只考了3分,太难受了。” 痛定思痛,可心妈毅然决然给孩子办理了休学,继续康复。 乖巧的可心,默默接受了妈妈的这一切。但同时内心敏感的她也隐隐感到自己的不一样。 妈妈对她说,“你的梦想不是要做宇航员吗?我们去的就是为小朋友准备的宇航员训练基地,所以老师才会一对一教你,让你做各种训练。”就这样,母女两人又开始了每天往返近28公里的康复之路。
如今,上3年级的可心已经是个语文能考90多分的阳光女孩。“虽然我们不优秀,但我们很努力!”妈妈知足道。